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傢傢久 x 思維 x 實踐


傢傢久 X思維 X實踐 

◎陳韋宏

從去年成立、集結並運作至今的傢傢久,幾經波折之後,能夠在系館頂樓開始他們的計畫。過程中遭遇了許多困難:人力資源、內部培力、場地取得、外部效果等等,這些困頓是讓多數人滯足不前的阻力。但是傢傢久卻示範了,一個想法從規劃、準備到執行,實踐思維,是如何可能。

集結行動如何可能?

  傢傢久行動的目標識均以人為關懷核心,然而,依此目標可以輻散出之作法十分多元,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難以將力量凝結。而即使確立了方向,實務面該如何執行也是一大困難。一開始遭到系方的反對,傢傢久一一拜會老師之後才得以取得使用頂樓的認可。

  傢傢久行動的過程很深刻地揭露一個啟示:理想世界是一回事,真實處境卻又是另一回事。然而,集結行動的確有其困難,但若沒有團體行動,計畫更難以出現並且被執行至今。
公共空間/討論如何可能?

  傢傢久在此計畫中的核心目標,是要將系館的公共性拓展到頂樓。然而,根據前文所述,空間使用者通常對於頂樓有著曖昧不明的位置,究竟頂樓算不算公共空間,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其公共性之定位又落在何處呢?雖然傢傢久行動確實的使頂樓之使用性提高,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傢傢久確實「改變」了原先使用生態。但是,這樣的改變該如何被評價卻有賴於公共討論才能夠知道它座落。

  為什麼公共討論在公共空間的建置中扮演了重要的位置?一般使用性高的公共空間,在人群互動之間會自動整合出一個彼此認為合宜的使用模式。不過,頂樓使用原先使用率就不高,因此當傢傢久以組織型態直接進入,相對於個人自然會在公共討論的過程中較有論述位置。而傢傢久本身確實也有公共空間私有化的疑慮,害怕背離了原先的美意。

  不過,實際上卻可以觀察出,雖然傢傢久的行動不是完全沒有可議性,但實際上,這個過程鮮少被「議題化」,意見通常流轉於個人與個人之間,而無躍上討論平台。

讓思維實踐變得可能

  傢傢久行動讓我們看到,組織行動透過集結,的確能將我們想要推廣的價值公共化,讓大眾討論並且思考:我們想要的共同生活環境是什麼?並以公共討論來創造一個我們真實需要的公共空間,又如何可能。

  我們被緊緊鑲嵌在社會關係之中,有時認為結構力量如影隨形,環繞四周,總是有太多令人憤懣而不知從何著力改變的問題。而社會學的素養與教育也的確讓我們發想出許多改變社會的意念,不斷的想著,怎樣的世界會是更好的烏托邦。然而,思維若不行動,始終都只是停留在腦中,彷若一切不曾被注視。傢傢久正扮演了這個腳色,他們提供了一種範本,讓我們看到,思維不停於腦內流竄,但唯有實踐,讓思維變得可能。

1 則留言:

  1. "一般使用性高的公共空間,在人群互動之間會自動整合出一個彼此認為合宜的使用模式。"
    請問就這句話所討論到的"空間"與人的活動意義,我可以閱讀那些書從中得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