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01.跨/界:前言

前言


◎陳怡蓁
「你是哪裡人?」
  每個人,都在生活中尋根,嘗試釐清自己從何而來,將往何處去。
  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個人有屬於自己的角色與定位。我們習慣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詢問對方來自哪裡,好確認彼此或遠或近的,物理上以及情感上的距離。然而,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居住的地方,哪一種記憶與空間的連結才能讓人產生歸屬感?
  交通移動的便利性,讓空間疆界開始模糊,而各地區不同的生活機能與個人生活目標的差異,成了人們移動的推力與拉力。
  家,作為人們對歸屬感的具象概念,《廣場》這次想要討論的是,對流動或沒有流動的人來說,家的想像是什麼?而空間的轉變又如何作用在人們對家的想像?
  《廣場》首先將聚焦在系上,探討從外地到台北的學子會因離鄉而對家鄉有更深的眷戀,還是將融入台北生活建立新的認同?另外,佔B03大一生數量將近四分之三的「台北人」又是如何想像台北的?而被歸為「台北人」的新北市民是否有身分認同的矛盾與衝突?接著,將焦點轉到跨界流動到台灣的新移民,以及新移民的第二代——「新移民之子」,嘗試剖析社會如何理解他們,並試圖描繪他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

        藉由這樣的文字,《廣場》期待可以帶給讀者「不再那麼理所當然的想像」,並且正視與發掘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跨界經驗與身分認同的改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