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06.台灣是我的家嗎?——前言

台灣是我的家嗎?——前言
◎陳怡蓁
        全球化使人們得以突破地理疆界的限制,漸趨頻繁地遷徙流動。促成跨界流動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就業、求學、婚姻等等,人們在因緣際會之下選擇於台灣這片土地落地生根,而其中基於與台灣人締結婚姻關係而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不分男女,皆可稱為「外籍配偶」。但是近年來,台灣男性與東南亞地區女性跨國通婚的數量大幅增加,導致社會傾向認為「外籍配偶」一詞專指稱東南亞女性。為避免落入既定印象的窠臼,下文將以「新移民」作為所有與台灣人有婚姻關係而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的通稱,並根據內政部的定義,將「出生時,其父或母一方為居住台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另一方為非居住台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的子女」稱為「新移民之子」。
        儘管政府有其官方定義,但在執行與新移民相關的行政事務或提供協助的時候,仍然將對象鎖定於東南亞地區的女性外籍配偶與台灣男性組建的家庭。這樣的處理方式,實際上再製了對「外籍配偶」一詞的刻板印象。然而,其中是否隱含對不同地區的國家既定印象的差異,以及依循文明進程的脈絡所形成的對黃種人以外的臉孔的偏好,甚至是優劣之分?《廣場》將簡單的比較與陳述社會上看法的歧異,並且藉由實際訪問案例傳達「新移民之子」這個詞彙所指稱的,其實是更廣泛的群體。
        除此之外,另一個層面是,儘管台灣社會對新移民家庭相關議題的討論已相當普遍,但大多是針對新移民而非新移民之子作分析,而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附一),新移民子女佔國中小全體學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綜觀官方政策方向或民間新聞走向,卻不免限縮在社會文化調適方面,尤其對教育問題多所著墨。於是,我們想跳脫目前社會主要的關注面向,轉而探討新移民之子在雙親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下,身為「新台灣之子」居住在台灣,有沒有自我認同上的矛盾或衝突?甚至,從他們自身的成長經驗去描繪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的認知包含什麼想像。
        下文中,《廣場》將先從大眾對新移民及其子女的觀感勾勒出社會對他們的理解框架,接著,再透過訪問探討具有混血身分的人的自我定位與身分認同,以期能夠描繪出「新移民子女」在社會上所面臨的境遇之異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