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治明 黃袖舒 張曉恬
為了呈現社會人的多元面貌,我們總共訪談了十幾位社會系的學生,其中有些人對社運較熟悉,有些人較少去參與,有些人則有組織社運的經驗,了解他們面對參不參與社運的考量為何,以及可能面臨的壓力,透過訪問,希望可以讓這些隱藏在心中的焦慮、矛盾、不安呈現出來,並期望有進一步面對與超越的可能。也在此特別感謝所有接受系刊採訪的同學,以及社研所的林彥彤學長。
參與社運的「壓力」?
首先,我們想了解的是個人在抉擇是否參與社運時,有哪些系上現象促使她/他必須有所作為,我們整理出了外在因素可區分為與系上同儕的比較和部分課程的影響。
在同儕方面,許多受訪者表示,當身旁同學的臉書、話題都在談論社會議題,甚至親身投入其中,而自己雖認同其訴求,卻無所行動的同時,一股壓力就形成了。
「參與不參與也會是一種壓力吧,不參與會變成沉默的共犯,自己會覺得被參加的人定位成不關心的人,這比較像是一種鏡中自我啦,會想說大家都去了但是我沒去別人會怎麼想像我,或是去上課的時候很有壓力,大家都去社運了我還來上課會覺得有點丟臉,所以如果我認同訴求,我就該去參與其中。」
另一個現象是受到社會學的啟發,社會學往往告訴學生一個人的問題與大環境的社會結構密不可分,除了讀懂理論,更重要的是將社會學知識實踐於社會中,而參加社運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如果只是在教室裡面談社會學不會知道這些事情,而是要去社運現場跟他們談話才會知道實際狀況是怎樣。」
「如果你了解他們(抗爭者),又發現體制內他們其實無法真的去做甚麼,就自然會覺得我們應該要用社會運動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傳達聲音。」
然而許多受訪者是認同這股壓力的,因為它可以推進他們更積極去了解、關心社會議題,但當這股壓力太巨大時,卻成為了一種脅迫。
而個人在抉擇是否參與社運時,自身又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有人認為自己對於議題不夠了解,不希望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貿然接受特定立場。
「自己對議題的了解不夠透徹、立場不夠堅定,感覺議題中兩方意見都很理性,各有各的想法和論述,會很困惑到底哪一方才是對的。有時候也覺得自己論述的能力不足,說服不了別人,但是自己又很容易被別人說服。」
也有人認為自己對於議題的主角或是組織了解不夠透徹,需要更多的接觸以及長期的關注。
「例如照顧身心障礙小朋友,我可以跟他建立起關係,自己的付出真的能讓他有所改變,彼此還能夠變成朋友。但是社運的感覺是,雖然自己到了現場,但只是跟著帶頭的人呼口號,像是我今年有參與校慶紹興的活動,但是沒辦法透過社運和當地居民建立關係。」
「社運現場通常是需要大吼大叫。所以,如果我不是很熟某個議題,不知道要用甚麼標語跟大家大吼大叫,常常就會在旁邊,感覺自己好像被擺佈或是被當成是一種提供展示的棋子,覺得很無力,不知道在這裡可以做甚麼。我會參與的社運通常都是我已經長期關注或是很了解內部狀況的議題。」
還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關心議題的,但即便他感到憤怒,那些情緒還是不足以讓他選擇站上街頭。
「缺乏參與社運的動力吧,我還是會去關心這些議題,只是不會憤怒到覺得非得站上街頭不可。而且其實會擔心站到第一線後,會看到自己不理性的那一面,無法用比較客觀的方式去看整件事情,也擔心到了現場自己的憤怒會變成被別人鼓動的東西。」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並非所有社會系學生都是有議題一出現就會馬上站上街頭的人,然而我們卻很少聽到那些不會現身於社運現場的人講出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或許也可以作為社運在系上動員的省思:如何能更細緻的處理壓力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這可能正是我們需要一個空間,讓這些難題不再侷限於個人的交友圈,透過公開的討論與交流,可能就有助於消解加諸於個人身上不必要的壓力與負擔。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戰鬥位置
社會學的訓練使我們對於現況有所批判,進而願意進行實踐,目前,參與社運的方式在系上受到較多的關注。然而,從上述的訪談可以發現,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參與抗爭現場的行動。事實上,實踐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以下的問題或許更為關鍵: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戰鬥位置?
關於這一點,社研所的林彥彤學長提到:
「社運中有很多事前規劃,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以紹興來講,要跟社區居民溝通,很多事情都需要喬很久,到運動時到各系動員、拍聲援照等等,或是跟公部門、立委喬很多事,真正要做社運的話要跟體制內溝通很多事情。」
儘管外人看不到,但有許多社運幕後的準備工作需要眾人撐起,往往也決定了社運的戰力,以及能不能走得長遠。而其他受訪者也提到在社運以外,還有許多選擇:
「關心公共事務有很多方式,比如說社區組織工作者或加入既有NGO,可以去想在不同位置上可以做什麼事情。」
「最簡單的是,跟周邊的人討論公共事務,這改變不是一時間能看出的,但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或請老師開課、辦講座。」
由此可見,如何實踐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目前系上關於社會企業、審議式民主的各種公共參與的方式經努力亦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任何有志於實踐的人可以在評估自己的目標、興趣與專長後,找到一個適切的戰鬥位置。最後,容筆者引述社研所張勝涵發表的文章〈共同體與戰鬥位置〉* 之中的一段來作個小結。
「我們大家作為相信接近信念的團隊,終究必須仰賴每個人守住自己的戰鬥位置啊,思想、藝術、文學、學術、政治、社區、法律、工程等等,這個社會過於複雜以致於一個人不可能通曉一切……在特定的時刻於特定的場合現身或不在場固然關鍵,但這個社會的走向不是只在那個「受到關注」的瞬間就決定了,至少也同時關切到一大串相關人是否有好好把守住自己的戰鬥位置。」
註* 張勝涵(2012)共同體與戰鬥位置(網路頁面:http://ppt.cc/5pUD,瀏覽日期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