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專題:理性.多元.社會人

前言
◎鄭治明

  2012年11月17號,八卦板一篇〈 [問卦] 某些科系很閒都不用唸書只要搞社會運動?? 〉的文章在版上引起風波,引用部份內文如下:

  「好像某些文組科系真的是閒到發荒耶!!!整天就遊行、抗議、舉牌子、抬棺材……好像他們都不用唸書,也不用上課唉唉,例如說:整天都在戰社會戰國家的社會系……一進社會系,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禮每個人都變成正義的化身。」

  顯然是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看完除了一笑置之恐怕也沒有更好的回應方式。但仔細想想,這篇文章或許反映出許多人對社會系學生的某種刻板印象,社會系的學生就是那一群上街抗議、手舉步條、口中喊著公平正義的學生。相對於其他科系,社會系學生與社運之間似乎真的有親近而曖昧的關係,系館貼滿了海報標語與貼紙,身邊的人不時告訴你社運的信息,我們被鼓勵走出學院、特別關心體制下受壓迫人群的實際處境,而社運,往往就是那個改變現況的方法。

  但,是不是所有社會系學生都是一頭熱的投入在社運之中呢?事實顯然並非如此,甚至,有許多人面對參不參與社運抉擇時,陷入了矛盾與兩難,對他們來說,不積極投入社運可能代表著他不夠進步、不夠有實踐力,但在進入陌生的社運場景時,他們卻又感到陌生與徬徨,而萌生出「我是不是不夠像是個社會人呢?」的焦慮,透過訪談,我們嘗試把這樣幽微的情緒勾勒出來,這是此專題第一部份「我可能不夠社會人」的核心關切。

  而在這文明進步的理性、禮貌社會下,從台大嗆校長到清大陳為廷嗆教育部長,輿論關於學生不夠理性、沒禮貌的論述鋪天蓋地的襲來,本專題的第二部份,對此提出質疑:在面對各種社會議題時,講求和平、守法、有禮貌的狹隘理性想像,已經不適用了,甚至過於強調理性的表達,可能造成公共討論的侷限並排除了特定人群的聲音,我們應該對理性有更寬廣的想像,希望藉由系刊的理性討論,終有一天能使那些被視為不理性、情緒化、邏輯結構不完整,但卻忠實反映出說話者處境的表達方式,能夠被正視與傾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