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03、交換生: More – 那些被漏掉的小故事

– More –
那些被漏掉的小故事
◎ 張容瑄


■ 劉宸邑 澳洲墨爾本大學    
   澳洲的國際交換生非常多,在學校反而很少遇到本地人。他們的選課很有趣地允許衝堂,只要你認為你cover得了學校就願意讓你選。墨爾本大學的雙輔修風氣很普遍,對他們來說,社科院的知識就好像通識一般,是真正落實在生活中的。澳洲是個移民很多的地方,卻同時具有種族歧視,非白人到當地找工作多僅能從事「黑工」──也就是不具最低薪資保障、無契約的工作,蹲廚房洗碗是很常見的情形。


■ 劉岱欣 德國馬堡大學
   我其實是以訪問學生的身分到德國,有些是透過學校管道,而我選擇的是自行申請。馬爾堡大學是個大學城,也就是整個城市都是大學(德國大學幾乎都是如此,只是各邦會有微小差異)。在那個邦裡只要持學雜費的票紙就可以免費搭乘交通工具,而且馬爾堡大學的票紙算是德國數一數二厲害的因為可以搭到很遠的地方。還有比較有趣的是對當地超市來說,開到晚上12點是很大的噱頭,因為他們店都很早關,再加上因為超市周日不開所以每到周六店內總是會擠滿大批大批的採購人潮。


■ 張希慈 中國北京大學
   我高三到大一的時候有去過大陸偏鄉的甘肅和廣西做志工,那時候就看到一些教育的問題。所以大二大三的時候針對中國做過蠻多研究,不管是申請中國大陸學程還是交流團也好,看得越多越會希望能用不同視角去理解,因此之後決定交換。北京學生想的事情其實比台灣想像的更豐富,雖然在執行上阻力、難度會比較大,學校和政府也不支持,但也不代表他們沒有在思考與成長。我覺得社會系的學生如果有多一點在社會上面脫離校園、學生身分的經驗多一點,對於未來的就業想像會大很多,比較不會被侷限,也更能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 李雨衡 美國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一年有三個學期,但中間的休息時間都很短,而且進度也因此相對很趕。學校同學的團體合作性非常好,而且因為學費很貴所以都很認真。他們通常因為必須還學貸,所以課餘時間都會去打工。而當地很風行「兄弟會」和「姐妹會」,通常是單一性別成員,很像社團但入會有些限制,例如比較課業取向的會要求成績,極端一點的會規定白人或家裡多有錢才能參加之類的,而且通常會員們都會住在一起。在交換期間也曾有過因為勸室友開party不要開太晚而被種族歧視的經驗,但一般在校園內較少碰見。


■ 陳琬淋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喜歡音樂的人很推薦來丹麥,因為很多Jazz Bar/ Livehouse 都沒有入場費。春夏天更棒,從四月到九月每個禮拜五都有FridayRock,台幣一千五看到飽。丹麥的學生很自治,每個系都有自己的公共空間,學生可能就會自己開一個酒吧,像社會系當時就有Volunteer Café,每天就找一些志工去做麵包煮咖啡,然後利用賺來的利潤營運Common Room. 另外丹麥的英文很普及,學校裡的課程絕大多數都用英文授課,就連路邊賣熱狗的阿嬤英文都很好。而且因為國家會給年輕人零用錢,所以他們很常去做志工和出國探索,同齡的經歷會很豐富、思想也比較成熟,常常要自己生活、自己找工作房子。

■ 林雨萱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
   當初因為法語組比較少人申請,而且門檻沒有太高,所以之後就到比利時去交換。因為比利時是歐盟總部所在,所以那邊有一門課是「國際關係」會去參觀歐盟總部,那門課很搶手但因為我沒搶到所以沒有去參觀。比利時人很靠自學,上課不是全都教授講,而是互動很多學生很常發言。比較不一樣的是選課,台大選課是前一個假期就開始選課,而且版上會有很多評價,但那邊好像沒有評價平台,只能透過系上學長姐口耳相傳,課程資訊比較沒那麼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