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活動記錄:「傢劇」──社會社工聯合戲劇工作坊

「傢劇」──社會社工聯合戲劇工作坊 活動記錄



黃袖舒 蘇品瑄


  在五月三號這天,社會與社工兩系的系學會一起合作、舉辦了戲劇工作坊「傢劇」。這次兩系系學會一起合作工作坊,是想讓參與者透過肢體的活動,表達自己對於一個主題的想法,並從中帶入社會學的想像,同時也能看見別人如何用身體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看見不同樣態的思考框架。而在與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1](以下簡稱為應劇中心)的老師討論之後,決定將工作坊的主題取名為「傢劇」,由於每個人對於家的定義與想像不同,而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種類的家庭形式等排列組合在一起後,更使得「家庭」顯得複雜,而也是社會、社工兩系不斷討論的重要議題。當對家庭有著不同想法的社會學、社會工作領域的學生,碰上了戲劇,會撞擊出怎麼樣的火花呢?


暖身活動 
  在活動的一開始,老師首先帶領大家進行一系列的熱身,讓參加者認識彼此、建立關係。首先進行的是發聲活動,大家閉上眼、圍成一圈,發出有節奏的聲音,而許多人的聲音和在一起就組合成某種意象,可能是夜晚的叢林、祭祀的場合等等。接著進行分組,以兩個人為一組,其中一人需透過聲音引導另一位閉眼者在空間中走動,並且聲音有著高低、遠近的差異,讓大家體會同伴之間關係的改變。


一開始的「聲音肢體釋放」的放鬆練習、「兩人只能有一些部位著地」、「雕像姿勢接龍」等合作模式,開始讓我深刻領會到:身體不僅僅具有滿足日常生活所必需之功能,還有我們常不注意到的自我展現與揭露之可能,與為符合社會期待所壓抑的生命力量。(社工一 林羿萱)


       之後便開始進行稱為「瞎子系列」的活動,先讓幾件物品散落在地板上,然後大家根據這些物品想像一個故事,之後便帶領閉上眼的同伴在這些物品之間走動,透過光線、觸覺或聲響等視覺以外的感官讓同伴感受自己的故事,而有趣的地方在於當彼此再次睜開眼、描述自己所經歷的故事時,往往與同伴設定的故事大相逕庭,顯示了每個人理解事物的框架非常不同。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活動是「音境劇場」,一位同學藉由帶領閉上眼睛的夥伴觸摸隨意置放在地上的物品,搭配人聲音效(不能只用語言),將心中勾勒的劇情盡可能的傳達給被帶領的同學,雙方的劇場體驗全然來自於彼此的信任與猜測。無論事後兩人預設的與體驗到的故事如出一轍或截然不同,這段拿掉語言後嘗試訴說與裡解的過程,必然讓兩個人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彷彿成了多年好友,熟悉而親切。(公衛二 曾子家)
這個遊戲的結果,是很多人猜測的故事都和帶領者想去甚遠,帶每個人所想的故事都極為特別富創意性;這個活動讓我領略到:人都存在異質性與不同環境形塑脂生活脈絡,但只要我們都願意傾聽與欣賞,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動人的,沒有甚麼是所謂典型樣態/異端的人事物。(社工一 林羿萱)
有個活動讓我特別印象深刻,老師要求兩人一組,其中的一人閉上眼睛,而另一個人必須利用場內的器材或聲音,簡言之就是指利用視覺和觸覺,來帶領閉眼的人一場故事的體驗,雖然一直知道人類非常依賴視覺,但真正閉上眼睛去行走時,無際的黑暗令我感到茫然和驚懼,我每走出的一小步都是戒慎恐懼下才踏出。但我的帶領者很努力地想給我一個完整的故事,雖然其中也鬧出不少笑話,我一直去解讀他想給我的訊息,其中他給我一個動作我以為他是要我將香蕉皮丟到垃圾桶,但事實上他是想告訴我我正在採香蕉,這經驗真的很有趣,我們對於訊息的解讀通常無法脫離自己的思維和經驗,平時生活在城市的我哪有採香蕉的經驗呢?結果我當然誤解了。(社會一 洪維欣)

身體雕塑
  接著進行的是「身體雕塑」,首先,每個人隨著老師有固定節奏的鼓聲自由地走動,當老師敲一聲鼓聲,大家便要定格、有意識地擺出一個雕塑,並同時觀察別人姿勢、尋找與自己姿勢的意象相似的同伴,並說明意象相似的點。之後便進行身體雕塑接龍的活動,先觀察同伴的姿勢後,再另外擺出與同伴姿勢有所互動的身體雕塑。在身體雕塑的活動中,需要的是「觀察」與「加入」同伴的雕塑,而在觀察與加入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觀察角度與創意的加入方式,而這些出乎意料的想法除了讓參與者看見每個人想法的異質性以外,也不斷地打破人們既有的思考框架,使人看見不同思維的存在。


我相當喜歡下午的一個環節:我跟我的同伴要透過靜態的身體雕塑完成一幅又一幅的連環畫,我們都可以接續同伴的上一個姿勢完成下一個新的故事/圖畫;接續下去,我們甚至是六、七個人透過接龍完成一幅完整的畫。我感覺我成為了一日藝術人,成為了畫的一部分,覺得相當新穎。(社會二 王怡雯)


對「家」的概念想像與雕塑畫面
  一系列的暖身戲劇活動結束之後,開始進入整場活動的核心。老師將所有人分成兩組,大家圍坐成圈,彼此分享自己對「家」的想像;分享完一輪後,便開始為每個人的概念進行團體的肢體雕塑。討論、安排好每個人的概念雕塑之後,便開始進行兩組的展演和互動,觀賞的那一組要在展演的那一方每一個雕塑結束後,試著猜想這樣的雕塑想傳達什麼樣關於「家」的概念。


在對家的想像時,我覺得家就如同一個圓圈,圓圈中的人群,有著各自的悲喜憂樂,也存在好與壞的關係。然而這圓圈內有著它的互補性,得以維持這個家的圓。而在討論家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衝突、家暴,對離婚的迷思等,我反思我先前的「家庭圈圈法」,突然有種,維持家庭的圓,是不是也是社會建構出來的價值呢?許多高風險家庭中,關係無法斷絕;許多人對單親、離婚等抱持著偏見,甚至是歧視是不是源於社會建構了我們對家庭的想像,凡是與其相悖的,便是不正常的、不圓滿的、不友善的?(社工一 王培根)

  「家」的概念雕塑呈現、分享結束後,同樣依照剛剛的組別,輪流分享一個自己在家中遇到的困境或問題,並進行討論、整合,把大家的問題統整成一個主題,再用三個有連續性、有劇情的團體肢體雕塑呈現,帶出一個未解決的問題。第一組的三個畫面呈現的是家中長輩爭吵時,孩子試著不說不聽不看。對立的雙方價值觀有巨大落差而導致衝突,並且彼此都將錯誤歸咎於對方、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孩子則被迫選邊站,成為了兩邊衝突的代罪羔羊。畫面展演完後,老師帶領大家討論這種困境發生的原因,並讓大家用自己所學的社會學、社工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分享。討論過程中提到,衝突的雙方或許各面臨不同的困境,沒有輕鬆的環境可以感受生活,可能需要休息。而造成各說各話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被教導該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進而造成溝通的障礙。家庭背後的衝突與拉扯,也有可能是青少年行為偏差的原因,因為小孩子想要逃離那個充斥著衝突價值觀的家庭。
       第二組的三個雕塑畫面呈現的是家中成員因意見不合而爭吵,爭吵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但大家仍若無其事地把這些未解決的問題埋藏在心底。即使彼此的心已不在同一方向,但仍有一股又一股的力量將對方強拉在一起。在呈現結束後的討論中,特別集中於第三個畫面展現出的張力,似乎表現了社會的期待與壓力,使得這個快要分崩離析的家庭繼續努力維繫著。在第三個畫面中,同時呈現了內部成員力量和外部力量介入家庭的情況。內部力隨著老師的鼓聲量指的是,對許多台灣家庭而言,離婚從來不是一個選項;而這個觀念也是受到外部力量--外界的聲音、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壓力影響。從這個討論,大家也延伸到在台外籍配偶的遭遇,語言的隔閡、家庭制度和小孩使得他們在面對充滿裂痕的家庭時,更沒有辦法選擇離婚。


  在後面的分享中,同學們也開始討論社會學、社工兩種角度如何看待和解決家庭的問題。社工系同學提到許多進入個案的經驗,在面對個人時,因為也有學過一些社會學基礎相關知識,所以會先理解到個人問題背後的結構性力量,再去思考、嘗試如何用社工所學去協助個案。社會系同學則提到,在面對家庭問題時,以社會學的角度會如何去剖析、如何期待或進行政策、教育上的嘗試和突破。最後,老師也分享到,她認為劇場可以作為一種討論議題的形式,提供觀眾其他思考與突破的可能方式。以活動前半部的暖身、建立關係的活動來熟悉劇場語言,再以劇場語言呈現身體雕塑,這樣的過程可以應用在許多議題的討論上。除此之外,這樣的活動在面對不同的群體時,也會呈現不一樣的戲劇態度,讓相異背景的參與者可以從中汲取補充自己所學的養分。


在和小組員討論後我發現,或許每個家都不同,但我和我家人之間發生的問題,在其他人的家庭面也會發生,而且甚至連解決之道都非常相似,比如溝通不良,大吵過後家人都知道問題沒有解決,但為了表面的和平,家中的人選擇去漠視那問題,或許每個家庭吵架的主題並不相同,但也是有許多同學跟我遭遇一樣的困難,也是有很多人了解我的心情和處境,有時突然覺得講出來後,自己也輕鬆了許多,並不是說我家中的問題就此解決了,但在討論中,我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面對這些問題,或許當我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問題,我知道我可以採取怎樣的態度面對。雖然這個活動並非專業表演,但它讓我對戲劇有了一層「真正接觸」的體驗,也讓我看到戲劇在其他方面運用的可能,戲劇並非只可以用來觀賞,在其中體驗和討論,可以讓思維和想法有了新的可能。(社會一 洪維欣)
我發現,從一開始的分享,到後續以劇場方式看這些對家庭的想像與討論,從中可以激盪出很多不一樣的觀點,也呈現出許多以往未曾發現的問題,結合劇場方式與我們各自的知識與背景,可以引導出很多開放性、創意性的想法與意見,對家的想法,對社會結構下的家庭有新的體會與反思。(社工一 王培根)
通過展演的肢體動作我跌入自己的家庭衝突故事,並且體會到一些社會中他人家庭隱忍不揚的傷,展演後的心得分享我們也開始了關於家庭的討論,氣氛有些低落但我們都知道自己正在反思並且思索更多家庭的問題與改變的可能。(社工一 林羿萱)

[心得分享]


社會四 陳薏安


大家都說,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但我們卻在其中傷痕累累。
我們爭吵,任情緒狂暴地激起漩渦;
我們避免溝通,讓所有不滿在平靜的表面下暗潮洶湧;
或是我們早已失去所有心靈牽絆,只剩名為家的牢籠囚禁。
家是什麼?一人有一個答案。你的「家」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也不是你的「家」。但,「我們」的家是不是「我」的家?
當家人離散各地、當家人不再溝通、當家人只剩血緣或法律上的關係勉強撐持……家,究竟還剩什麼?
傢劇,讓我們認識劇,更讓我們認識家。我們是舞台邊的說書人,旁白自己的故事;我們是舞台前的導演,編排自己的劇碼;我們是舞台上的演員,演出自己。
在舞台上,我們終於找到隱藏在最深處發膿的陳年舊傷,合力劃開第一刀。
這是一場長期療癒的開始。

社會二 王怡雯


  「你對家有什麼樣的想像?你的家庭遭遇到了什麼困境?」我們試著從劇場切入這樣的問題,在過程中我們反覆思考、對談,用肢體演繹我們的想像,在其中撞出了許多火花,也對社會社工的學說有了不同的認識。
       這次我帶著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前來參加。一開始被身遭的人肢體的狂放程度所震懾,心底暗暗想著:「我今天是不是不自量力跑錯場子了哭哭」;後來在一次次的肢體解放、關係建立,以及身體雕塑之下,我感覺我的身體少了一些扭捏,多了一些自由。其實我們的腦中都有豐富的想像力、我們的肢體也一直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只是我們的文化對身體長期的規訓讓我們忘了如何去使用他們,進而封閉他們。我相當喜歡這種身體解放的感覺,在腦海中的圖像與身體的實作連上線的同時,我覺得當下的我充滿生命力,不受拘束。走出了教室後又回復了平常熟悉的規訓,但是心中已種下了不同的念頭,相當值得的一次工作坊!

社工四 張哲銘


  經過這幾天的沉澱,認為本次的戲劇工作坊其實有很多的啟發。早在報名之前,對於只有為期一天的工作坊,自然對於其內容所包含之[戲劇專業]的技巧傳授的期待較低,希望可以有更多以[戲劇]為媒介,迸出專業上面的火花。而這一天的課程中,並沒有讓我失望。不但讓我體驗到很多在劇場中所練習的活動,也很多專業上的互動,更交了很多朋友。短短一天的時間,體驗和經驗的東西,獲得了很多,感到很值得。

社工一 柳伊詩


   起先是對「家」的主題太有興趣而報了這個工作坊,原本中午休息時還覺得不進入正題很煩,後來整天結束後,才發現劇場真的是很有趣的工具,老師看似慢慢來,而且還佐以很誇張的笑聲,但關係建立起來,我們反而在最後兩小時能好好交換想法,無論是對於家庭不完滿的那塊,抑或是對自己所學的想像,覺得這種活動很有趣,也讓我發現我的肢體聲音很能開發啊!當天認識的朋友也很珍貴,因為傢劇,所以有一種新的表示可以表達自己想法,而也在揣摩中完成自己對家的想像。


社工一 林羿萱


   戲會散,活動也會結束,但它帶給我對於戲劇的想望,與家庭甚至生命命題的反思是沒有停止的。也讓我更深刻理解的「同理」的意義與重要性。學習很多知識理論的我們,常常會把包容、接納與同理琅琅上口,但當我們到了那個將理論知識實踐於社會的時間點,又往往陷入傲慢並且與社會斷裂的囹圄。我開始反省之前參與戲劇演出的經驗,我發現過去的我只想通過誇大的演技博得掌聲與加溫氣氛,常忽略了揣摩演出角色的生命歷程與心靈狀態;但現在我告訴自己:戲劇可以作為一種「同理」知識的練習,理解每個生命、每個文化的獨特與完整;戲劇能夠讓我們更深刻地反省與思索實踐美善社會的另一種可能!




[1]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於2006年創立,致力於與各地社區、社群民眾進行劇場教育和社會議題的討論。從社區劇場到論壇劇場,他們期望劇場也能夠作為一個公民討論的場域,並促進人們的公眾討論和參與。
[2]文中的系級是以舉辦活動當時為主,如有不符,敬請見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