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The Forgotten Social Issue: Lo Sheng Sanatorium.

The Forgotten Social Issue: Lo Sheng Sanatorium.
◎社會二 謝宗穎

(攝影:鄭治明)



 The Lo Sheng Sanatorium was buil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serve as an isolation facility for leprosy patients. Leprosy is a granulomatous disease of the peripheral nerves, which causes skin lesions as the primary external symptom. As such, leprosy was branded as a social stigma, especially to Japanese government. Leprosy was a thorn in the side of the government and a blemish on its path to modernise. In 1927,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decided to establish sanatoriums to segregate the lepers from the rest of the society. In 1930, the Lo Sheng Sanatorium was constructed in Xinzhuang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Taiwan. With the force of the police, lepers were taken and imprisoned in the Lo Sheng Sanatorium. While the Governor-General of Taiwan attempted to maintain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patients, authoritative atmosphere and lack of medical resources kept the patients in constant state of fear. The very wire fence outside the Sanatorium was a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quarantined against their will.

  But, this was not the end of their story, nor for the Le Sheng Sanatorium. In 1990s, a new conflict had fell upon residents of the sanatorium.

  After 60 years, the once-remote Zhongzheng Road had become a main street. The government had decided to acquire the land where the Le Sheng Sanatorium sto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etro Rapid Transit maintenance depot. A series of negotiation and protest ensued, making it clear that the leprosy patients refused to relocate. However, the patients and the Youth Alliance for Lo Sheng had failed to preserve the entire site. Nevertheless, it was considered a partial victory as their actions prevented part of the site from the destruction. This seemed to be the end of the conflict.

  In the recent years though, this issue had arisen aga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tenance depot had caused movement in the bedrocks, endangering the liv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anatorium. Much like what the citizen journalist, Mu-Qing Hu, had said, “We have lost the peace in our old age.”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unrest, the leprosy patients are still struggling to comfortably live out their lives in peace.


*本文翻譯自第一刊〈迷路的公共議題:樂生療養院是什麼?〉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廣場創刊號目錄

發刊辭                                                                                        ◎方品智
四面八方傳來微弱的低語聲,卻聽不清楚他們到底說了些什麼。

我們熟知談論著結構與個人的腔調,也聽過滿溢關懷與行動的言辭。但密佈四周的某種話語、某種嗓音,我們卻不甚瞭解。

我們渴望更深刻的理解和溝通。在開闊而自由的廣場上,每雙奔波因而(或許也因為厚重讀本)勞累的腳可以佇足歇息,縱情或拘謹地交談,不至夜深不肯罷休。我們邀請各位朋友們齊聚廣場!
我們以「廣場」命名系刊,也期待作為一份連結彼此、關注公共的刊物。

編輯手記                                                                                    ◎林宜庭
   大家好!新的學期,社會系電子報將改以刊物的形式發行,用新的面貌和大家見面。除了提供資訊、聯繫系上的情感,以及關注社會議題,我們也期待「廣場」能成為溝通、討論的平台。
  而作為一份社會系的刊物,我們不能不先從自己出發。在這期內容中:專題<社會系學生如何與主流斡旋>討論社會系學生的處境、<社會人士>採訪系友兼系辦行政助理──李思儀小姐、<系館邊緣>訪問社會三徐紹智同學,我們關心的主題,是社會系學生的生命經驗,還有他們是如何看待社會學、實踐社會學。從中我們試圖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摸索出自己的一條路。<活動記錄>是系學會學術部所辦的愛滋議題講座,讓大家對愛滋病及病患有更多認識,破除對愛滋病患的污名。而<迷路的公共議題>我們跨出系館,實地參訪樂生療養院。回顧樂生的歷史、抗爭的過程,還有採訪樂生院民及參與運動的樂青。    
  過去電子報因為各種因素,總是在一兩期之後停刊,我們覺得十分可惜。希望廣場的聲音能夠持續迴盪下去,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專題討論:社會系學生如何與主流斡旋

學社會學好辛苦                                                                            ◎林采鴻
我們尋找的不是職業而是志業──專訪林國明教授                             ◎施冠卉

迷路的公共議題:病痛與孤獨──以院為家的過去和未來 

樂生療養院是什麼                                                                         ◎黃譯德 黃袖舒
樂生運動保留史                                                                            ◎蘇品瑄 李勁
病痛與孤獨──以院為家的過去和未來                                             ◎葉昀昀 黃譯德
訪問樂青何欣潔學姊                                                                     ◎蘇品瑄 黃袖舒

社會人士

訪思儀助教                                                                                  ◎林宜庭 林采鴻 黃譯德

系館邊緣

訪社會三徐紹智                                                                            ◎施冠卉 劉彥岑 李勁 葉昀昀 劉承易

活動記錄

聆聽紅絲帶的呢喃──關於愛滋的一些事                                          ◎游羽棠 黃袖舒



廣場編輯群

【發行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系學會

【編輯群:】社會二 林宜庭 方品智 林冠嘉 林靖豪劉承易 呂柏融 鄭治明 黃敬淳

【採訪撰文:】社會一 林采鴻 施冠卉 葉昀昀 蘇品瑄 黃袖舒 林家儀 游羽棠 黃譯德 
           劉彥岑 李勁

【攝影:】社會二 鄭治明 林誼如 張曉恬 社會一葉昀昀

【美編:】社會一 劉彥岑



專題討論:社會系學生如何與主流壓力斡旋?

前言:學社會學好辛苦
◎林采鴻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台灣20歲到24歲的青年失業率,大概和全球水準差不多,是12.49% ,高青年失業率代表的就是以下一連串的惡夢:競爭激烈的勞動市場、薪資的殺價競爭、以及不斷下滑的勞動條件。再者,國家不斷刪減社福、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的預算,從『擔負公共責任』的場域中撤退,私有化、隨人顧性命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就算是被我們拿來當成福利國家典範的北歐也不例外。」劉華真教授在B97的畢業致詞中提到,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要面對的是比過去幾個時代還要更糟糕更難過的未來,失業率上升、生育率下降、富者越富,窮者越窮......而進入社會系的我們,偏偏是學習了一門「沒有立即的可用性、不能按小時收談話費諮詢費或診療費、商品化程度很低」的知識,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面對了哪些質疑與壓力?又該如何面對?社會學如何幫助我們「應付」未來?


我們尋找的不是職業而是志業──專訪林國明教授


◎施冠卉

(攝影:林誼如)

就業、出路、未來……。這些問題,不只是時常縈繞在系上同學們的心中,系上的老師們,一定也經常遇到類似的疑問。這次的受訪者,畢業於本系的林國明教授,除了在大學時期曾參與社會運動,更曾於報社工作過。且讓我們聽聽教授的經驗分享,以作為我們路途上的指標。

迷路的公共議題:樂生療養院是什麼?


◎黃譯德 黃袖舒



(攝影:葉昀昀)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日治時代,隔離著一群被社會遺棄的痲瘋病人。由於痲瘋病會侵襲末梢神經,導致病人長相異於常人,造成痲瘋病在當時被污名化為「不文明」的疾病,對於追求現代化的日本政府是引以為恥的眼中釘。1927年,日本政府決定興建療養所,將他們與外界隔離。1930年,坐落於現在新北市新莊區的「樂生療養院」落成,當時院民就被警察捉了進去。雖然總督府試圖給院民舒適的環境,但威權的氛圍與不健全的醫療資源,使得院民內心充盈著恐懼與惶惶不安,院所外的那一道道柵欄,無時無刻提醒著他們被監禁的事實。

  直到二戰爆發,人力被調到戰場前線,樂生院無法再提供完善的資源。二戰結束後,由國民政府接管,軍患的加入讓院內的秩序更加混亂。直到1960年代,情況才逐漸穩定下來,儘管仍遭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院民們也慢慢的適應這種生活──以院為家。在困頓的情況下,院民物質方面無法被滿足,只好依靠心靈的寄托──宗教。因此,在樂生院中出現了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建築。透過宗教,他們才能尋求現世所得不到的心靈慰藉。

  但這並不是他們,也不是樂生院的故事結局,新一波的衝擊,在1990年代向院民們襲擊而來。

樂生運動保留史


◎蘇品瑄 李勁



(攝影:鄭治明)


樂生療養院,這個承載了台灣史上最悲慘的疾病汙名、人權侵害的記憶之處,原以為在漢生病得以治癒,疾病汙名得以去除之後能夠安然走向黃昏,殊不知,這次國家機器打著發展建設的大旗,再一次使院民的生活落入一片愁雲慘霧。


病痛與孤獨──以院為家的過去和未來


◎葉昀昀 黃譯德


(攝影:葉昀昀)

新莊機廠開挖地邊坡造成樂生院區的裂縫,目前由樂青記錄這日益變寬的縫。然而,政府對「土方回填」這關乎工程和院民安全的訴求卻遲遲沒有實際停止工程的作為。裂縫彷彿隱喻了過去院民在特殊歷史脈絡和污名下的痛。如今,院民又面臨到迫遷,孤立無助如同當年。我們如何眼睜睜地看著這「裂縫」持續變深、變寬,成為弱勢者心中永遠的傷痕呢?

                                                                                                                                          

訪問樂青何欣潔學姊



◎黃袖舒 蘇品瑄




(攝影:葉昀昀)

  臺大城鄉所畢業的何欣潔,是青年樂生聯盟的成員,過去一年也曾擔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2006年就讀法律系三年級的她被「拉進」樂青之後,她的生命從此與樂生密不可分。

社會人士:訪思儀助教


◎林宜庭 林采鴻 黃譯德

出「社會」之後,我們將面對一個與校園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總會遇到挫折與不適應。我們採訪了資深「社會」人士兼系辦助教李思儀--她是系友,在畢業工作幾年後重回社會系,負責處理系上的行政事務。前前後後在系上待了十多年的思儀,是如何看待系上的轉變?我們或許明白社會系畢業生前景未必樂觀,但是在職場上等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難題?對此,系上有什麼樣的資源能夠協助學生實際體驗「工作」的不同可能和規劃未來人生方向?


系館邊緣:訪社會三徐紹智


◎施冠卉 劉彥岑 李勁 葉昀昀 劉承易


(攝影:張曉恬)

哲學家麥金太爾認為:「生命進程就是踏在敘事的求索旅途之上,憧憬能找到某種圓滿和諧。遭遇岔路,我想的是哪一條路能為我的人生、我的關切帶來最大意義。」

這次系館邊緣訪問到目前就讀社會三的徐紹智(以下簡稱徐),請他分享自己從台大工管系離開、當兵、出社會工作,再到社會系唸書一路來的軌跡、選擇與感想。


活動紀錄:聆聽紅絲帶的呢喃──關於愛滋的一些事


◎游羽棠 黃袖舒


(攝影:葉昀昀)


  乍聞愛滋病,社會大眾多退避三舍,然而,真正問起對愛滋病了解多少,卻都是一些以訛傳訛的街談巷議。「偏見是無知的產物。」我們對疾病的不瞭解,導致過度膨脹的恐慌與汙名的產生。因此,社會系學會這次邀請了社團法人露德協會的義工們,以及一名病友來為大家破除種種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