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庭 林采鴻 黃譯德
出「社會」之後,我們將面對一個與校園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總會遇到挫折與不適應。我們採訪了資深「社會」人士兼系辦助教李思儀--她是系友,在畢業工作幾年後重回社會系,負責處理系上的行政事務。前前後後在系上待了十多年的思儀,是如何看待系上的轉變?我們或許明白社會系畢業生前景未必樂觀,但是在職場上等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難題?對此,系上有什麼樣的資源能夠協助學生實際體驗「工作」的不同可能和規劃未來人生方向?
社會系的轉變
思儀回憶當交換學生時,只要提到自己是社會系學生,大家的反應都是「噢!妳一定讀很多書」,而現在是「噢!你應該很想去抗議靜坐和遊行吧」。而這幾年來最根本的改變在於師資,當老師們逐漸增加新的課程,也為社會系注入一股運動的能量,學生們更願意思考「我能改變什麼?從什麼小地方做起?」從過去頂多開個讀書會,到近七年來,社會系學生在公共議題的表達能力提高、更踴躍參與社會運動。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參與社運,不過思儀開玩笑說:「社會系學生就是,靜坐、抗議和遊行,三個階段一定要完成。」
而系上課程的轉變、當今世代面臨的問題,讓更多學生尋求實踐所學的管道。那麼,相對於當下的應用,系上的資源和課程如何幫助學生思考和規劃未來的道路?
大手牽小手
當時陳東升老師發想舉辦「大手牽小手」活動,希望已在職場工作的學長姐能夠分享經驗,並與學弟妹交流。思儀認為,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企業也需要社會系的人才,例如:擔任市場調查研究員的系友,相對於商學院背景的人,可以提供更寬廣、涵納更多角度的觀察,溝通、寫報告、組織能力也比較好。然而學生也需要了解各行各業的型態與內容、什麼是主流文化、社會的遊戲規則,這是她舉辦活動的主要目的。
思儀提到很多系友共同的經驗:社會系學生進入公司體制後,經常有種體悟--他們把社會系所學的東西放到社會上,或是在接受社會主流價值改造時,其實很痛苦,得承受很大的壓力,常常覺得「別人不懂」、無法忍受某些制度。因此,學習調適成了重要的課題。
雖然透過活動,學生聽到了很多實務經驗,但可能是缺乏親身經歷,沒有什麼感覺,很難和系友產生互動。活動反而成了學長姐上課、學生聽課的單方面交流。
社會系學生的第三條路
當時陳東升老師發想舉辦「大手牽小手」活動,希望已在職場工作的學長姐能夠分享經驗,並與學弟妹交流。思儀認為,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企業也需要社會系的人才,例如:擔任市場調查研究員的系友,相對於商學院背景的人,可以提供更寬廣、涵納更多角度的觀察,溝通、寫報告、組織能力也比較好。然而學生也需要了解各行各業的型態與內容、什麼是主流文化、社會的遊戲規則,這是她舉辦活動的主要目的。
思儀提到很多系友共同的經驗:社會系學生進入公司體制後,經常有種體悟--他們把社會系所學的東西放到社會上,或是在接受社會主流價值改造時,其實很痛苦,得承受很大的壓力,常常覺得「別人不懂」、無法忍受某些制度。因此,學習調適成了重要的課題。
雖然透過活動,學生聽到了很多實務經驗,但可能是缺乏親身經歷,沒有什麼感覺,很難和系友產生互動。活動反而成了學長姐上課、學生聽課的單方面交流。
社會系學生的第三條路
這兩年來,陳東升老師所開的「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和陳惠敏老師的「公共社會學」,替社會系學生開闢了第三條路──如果不想走非營利組織,又不太能接受主流價值,第三條路的可能性便在於接受較少的物質慾望,去完成更美麗、更長遠的目標,運用自己的創意開發新的工作。思儀認為,特別是實習課,能夠累積學生實務上的經驗,同時實際的改變一些事情。這可以彌補「大手牽小手」活動的不足,而學生在實習課獲得的經驗,也許能反饋新想法給系友。
結語
思儀特殊的位置,提出她對社會系、社會系學生的觀察:系友散布在各領域發揮所長,社會系的訓練幫助我們分析和溝通,但在出「社會」後也容易有價值觀的衝突。對於未來,或許很多人仍感到迷惘,選擇升學或就業、要在哪一個領域從社會系畢業之後,課堂所學的知識可以運用在哪裡,又該如何具體的去實踐?思儀告訴我們一個大方向,而更實際的經驗和方向,需要我們自己累積與摸索,或者其他系友的經驗可以提供參考的座標。
結語
思儀特殊的位置,提出她對社會系、社會系學生的觀察:系友散布在各領域發揮所長,社會系的訓練幫助我們分析和溝通,但在出「社會」後也容易有價值觀的衝突。對於未來,或許很多人仍感到迷惘,選擇升學或就業、要在哪一個領域從社會系畢業之後,課堂所學的知識可以運用在哪裡,又該如何具體的去實踐?思儀告訴我們一個大方向,而更實際的經驗和方向,需要我們自己累積與摸索,或者其他系友的經驗可以提供參考的座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