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02.跨/界:意見廣場

意見廣場——求學感受
◎黃士玨




  開學已過好幾個月,同學們已在新的學年步上了軌道,一頭栽進課業、社團、活動等校園生活裏頭。對大一新生來說,接近兩個月的嚐鮮讓許多人蛻變成「大學模式」的生活作息,脫去了升學的枷鎖,開始尋找自己新生活的意義,如目前大一的洪于捷同學所感受到的,如同「脫離了枝枒的葡萄/被摘下,好以釀酒」,譬喻脫離原鄉後對新生活的期許;對已經待超過一年的二年級以上的同學們,新的學年又是一個新的循環的開始,新目標隨著新希望而訂定,一步步試圖去達成。
  離開家鄉來到台北讀書,許多住外縣市的同學一開始常覺得難以融入這步調快速的冷漠奢華,待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到家鄉,卻發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當作是台北人的一份子,只因染上了都市獨有的塵囂感,再也回不到當初的樸實。但說樸實感到底有什麼好眷戀的?回不去也是因為台北市太方便,各種事物應有盡有,功能強大的都會機能讓回到原本(相較不便的)生活反而不慣,除非放下對物質的執著。夾在中間無法明顯歸類在這「外地/本地」二分範疇的,例如一些位居台北都會邊緣的同學,則有種複雜曖昧的「台北認同」:我是台北(大都會區)人,但我不是台北(市)人,但生活圈常遊蕩在台北市區,有時被誤認為台北市人時還得強調自己是新北人,對台北的認同拉扯在我群與他者之間。
  各位同學對於大學求學感受如何?系刊《廣場》徵了同學的求學感受,收錄在上面,有些愉悅,有些沉重,其中大多奠基在台北能夠提供的物質功能上。然而,在這裏要提出得是另一個反思:如果我們把「台北」這城市的「詞」抽換成為另一個同樣方便的都市,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感受?我們能真的感受到屬於台北「獨特」之處嗎?在享受台北諸多先進科技所建構出的都市文明之餘,我們能夠深刻感應到與台北這土地情感的連結嗎?沒有的話,快來一起行動吧。翻越一棟棟的水泥高樓,用雙腳踏實地尋寶,最真實的認識「台北」之旅才能因此展開。

台北,漸漸變成為我第二個家,這裡我看懂得什麼時候該放慢節奏的都市人,
但對我而言離鄉背井,雖然有家鄉的菜色,卻吃不到家鄉的味道。
許子維


整個台北都是我的後花園,我在一次次不同的街角穿梭中找尋到她的新面目,夜晚的單車遊晃是最誘人的方式,屢試不爽,台北啵棒。>__^
王怡雯


脫離了枝枒的葡萄
被摘下,好以釀酒
洪于捷


對於都市的節奏感到新鮮:翹課,熬夜,與同學出遊等等,每天都對時間有絕對的主控權,但也有時因此對自己真正想要甚麼感到迷惑;在台北吃不到新鮮的魚,這對台南人來說,尤其像是嬰孩斷奶般的不適應。
張哲維


對我來說,其實到台北市求學的感受有點複雜。
討厭台北市的壅擠、吵雜、昂貴,卻又喜歡著台北市的便利。
傅典洋


開拓情慾的新天地。
充滿社運與雞巴運動傷害的傷心地。
陸嘉佑


一開始十分陌生,覺得來到一個冷漠且昂貴的新領域
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逐漸適應,並且發現我回到嘉義後反而比較不適應,
果然是結構影響個人啊!XD
其實台北雖然生活比較快速但生活便捷、多樣化,
在"經濟不虞匱乏"的情況下我比較喜歡台北。
滕柏綱

每次(離開台北)回家,都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大概是因為社理的關係吧~
匿名


來到臺北像是一種很長的旅行。在生活上並沒有感到太大的落差,只是旅行久了,覺得累了、餓了、想睡了,想的不是宿舍的床,而是回到嘉義吃家鄉小吃,睡著我睡了十幾年的床,總覺得心裡特別踏實,也睡得安穩,能回到一種慵懶自在的狀態。然後,又繼續下一個旅行。
吳勁萱


唉唉,二十年臺北求學,求一個宿舍而不可得,可吁可嘆也!
汪奕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