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台北
◎張容瑄、高睿
「
有人曾說,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那,什麼又是『家』呢?
對於這些不成長於台北的人來說,『家』又在哪?
因為求學或工作而流動的人口,他們的身分認同,在家鄉與移居地之間不斷拉扯、掙扎著。」
每次考完試或連續假日前,你會發現有一群同學徹夜苦守電腦,只為了搶一張回「家」的車票;你會發現,「宿舍」對他們來說僅是暫時的避風港,似乎永遠無法與「家」劃上等號。這些人不知道台北人為何總是無時無刻撐著雨傘,也無法理解為何當他
們極欲返家、離開學校時,居住於台北地區的學生卻搶著體驗夜宿學校。對他們來說,台北不是他們的家。
不同於高中或是以往,大學的學生來自全台各地,甚至是世界遙遠的另一方。踏在同一片土地上、呼吸著相同的空氣,不同的靈魂在此時空下交錯,卻各自承載不一樣的過去。對於來自北部的人來說,回家僅要忍受交通尖峰時的擁擠與不耐;但對於來自中南東部、甚至是離島的人來說,回家,開始變成一種奢侈的想望。
然而,這遙遠的距離似乎切不斷心中深沉縈繞著的思念。許多的校友會、地區性社團在學校裡蓬勃發展。透過一個個的活動,一次次的聚會,連結身在異鄉的個體,試圖從中找回熟悉的曾經。
有人曾說,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那,什麼又是「家」呢?
對於這些不成長於台北的人來說,「家」又在哪?
H同學有兩個阿姨住在台北,所以小時候很常來台北玩。不過當時對台北沒有什麼特別印象,就是覺得人很多。還有之前去聽人社班論文發表的時候,覺得台北人很會講話,發言特別多,或許是教育資源比較多的關係吧,H說。
上大學後,來到台北的第一天,H在捷運站哭了,或許那時H才真的意識到自己遠離了家鄉。H不太能適應台北多雨的氣候,以及比較高昂的物價,要找到便宜的食物變成一項困難的任務,而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更加遙遠,至少家鄉的店員比這裡的更友善。當然交通比起高雄要方便得多,對H來說這是住在台北好處之一。某些話H在家鄉習慣用台語來說,因為有些事物,只有用台語敘述才能清楚表達。來到台北之後,卻發現講台語的自己很奇怪,每次講台語時,總會感受到微妙的不協調感在空氣中瀰漫。
H相信台北不是他的家,以後可以的話也想回到高雄工作,但在這座城市住久了,可能產生情感上的依附,那時也許就會像他的兩個阿姨一樣,變成對高雄充滿意見的台北住民也不一定。不過對H來說,家,是指家人在的地方,家永遠只有一個,其他再熟悉的地方也只不過是另一座避風港。
上述故事中,「家」是家人在的地方,若家人沒有遷移,家就等同於故鄉。但是對部分人來說,「家」也指情感的依附地,可以是自己生長的地方,也可能因為居住地的改變而改變,在這個定義下,對「家」的想像是一個動態改變的過程。
對來自外地的新生來說,台北似乎住再久都無法獲得「家」的感覺,因為他們本就不來自此地,此地更無法取代記憶中的「家」。遠離故鄉來到台北,同時也遠離了原本的生活,人際網絡的改變、台北的高物價和更獨立的經濟生活、以及居民較疏離的關係、或許都是造成他們不安的原因。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他們與故鄉的連結可能逐漸淡化,對居住地逐漸產生歸屬感,在校園裡,起初做為連結同鄉情感媒介的校友會和地區性社團,或許也會逐漸只留下社交的功能。當然到外地求學可能只是暫時移居,但是,這些學生畢業後,如H的兩位阿姨一樣,留在台北謀生而落地生根的可能性並不低。最後可能只有在週末假日時,才能回到故鄉,循著記憶的痕跡,在自己熟悉卻又陌生的街道上漫步。
那時候,台北究竟是單純謀生求職的「生活圈」,還是已經成為情感依附的「家」了呢?因為求學或工作而流動的人口,他們的身分認同,在家鄉與移居地之間不斷拉扯、掙扎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